伊利模式推动中国农业有效发展
媒体:中国食品产业网 作者:佚名专业号:邵文军
2008/1/5 21:10:46
2007年,中共中央第四次针对三农问题下发“一号文件”。今年党中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怎样建设现代农业?一号文件指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近年来,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内蒙古伊利集团不断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累计向奶农发放奶款230亿元,惠及农牧民500万人,提升了农业产业层次,培养出一代代有技能的新农民,培育出一片片生态牧场......伊利的实践,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做出了巨大贡献。
乳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这样形容中国的乳业:一头连着人民的健康,一头牵着农民的小康,同时带动生态的安康。近几年,伊利集团通过奶源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辐射和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
在伊利的重要奶源基地呼和浩特市,奶农主要靠伊利的先进技术和品牌效应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他们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伊利发放的收奶款。当地有这样的顺口溜:一家一户一头牛,孩子上学不用愁;一家一户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三到五头牛,三五年内小洋楼。
在追求品牌强大的同时,伊利集团还直接带动了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乳业的发展,在发展理念、生产工艺、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上交税收等诸多方面,帮助“中国乳都”开辟了一条绿色的发展之路。无论是累计还是单年度上缴税金,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乳品企业超过伊利。同时,伊利集团身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培养的优秀人才最多,贡献的理念最多,老百姓从伊利身上收益也最多。
由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实践和卓越贡献,伊利集团被评为 “中国十大贡献企业”。伊利集团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内蒙古畜牧业整体面貌,加快了地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养殖业和饲草业的发展,并与国家的退耕还草工程、禁牧工程结合起来,改善生态环境。在伊利集团带动下,富裕起来的奶农纷纷退耕还草,仅呼和浩特市附近的一个村,退耕还草的土地就达5000亩,为此呼和浩特每年新增绿色牧场10万亩。奶农们不仅改变了以往单靠种植农作物为生的生存方式,还走上了“种草—养牛—卖奶”、“养牛—牛粪还原土地—种草”的良性循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