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文化的波粒二象性

媒体:原创  作者:吴劲松
专业号:吴劲松   2007/10/23 9:12:39
 
 
什么是文化?有多少文化学家,就有多少条定义;有多少官修辞典,就有多少种解释。文化是一个理解混乱的概念。
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大致指向两个点:一、文化等同于文明,泛指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二、文化特指人类的精神产品。对精神产品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文化概念的纷繁复杂。
不同的理解、描述,建立在相同的认识上。这些众多的定义者都默认文化具有三条共性:其一,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其二,文化是人类的制造物;其三,文化是一堆集合体。
如果我们继续援引这些默认来理解文化,我们将会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些默认包含着一条悖论:文化是进步发展的,是历史的智慧积累;文化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我们的心中都恒亘着两个数据:二百年和五千年。我们无法回避美利坚合众国令人瞠目结舌的卓越经济成就,同样,我们也无法否认中华民族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秀文化财富。在这种默认下比较文化、经济,我们只会自寻烦恼。
超越这种默认,我们发现,文化不是物质,文化不是知识——不是科学、不是技术、不是语言、不是艺术、不是社会规律;文化也不是思维行为模式——不是民主、不是法律、不是宗教、不是信仰、不是态度、不是习惯。文化不是过去的人造物的堆垒。
文化超出于物质产品之上,也超出于精神产品之上。文化是照耀和指导人类生活的最高原则,是永恒的智慧之光,是人类的第二太阳。
文化存在与活动的形式,并不是符号的组合和符号组合的记载。一些符号连缀在一起,可以是数学、是物理、是法律、是一套结婚仪式,但不是文化。文化是弥漫在整个人类生存空间的超细微粒。文化微粒是人类灵性的精华,从人类头脑里飘逸出来,作用于人、社会与自然之间。这种永不停息的碰撞、吸收、反应,激活了人类蕴藏的巨大能量,创造出丰富灿烂的知识和思维行为模式。知识和思维行为模式——这些人类精神产品是一具灵活、有力的文化架,它将人类导向自己的终极目的地:满足自我的物质世界。
文化微粒象一切物质微粒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十九世纪,放电管里的阴极射线,无情地轰击了原子不可分的神话。今天,现代化进程在理性和实用功利之间的犹豫,奇异地劈开了超细的文化微粒。原子由集中了几乎全部质量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行的电子组成,文化微粒类似原子,由文化核子和文化光子组成。
文化表现波性时,文化核子起作用;文化表现粒性时,文化光子起作用。
 
文化核子由二种基本粒子构成:契约和真理。文化核子是一种理性信念。
契约包含了三种更细的基本粒子:宗教——扬善性契约;法律——惩恶性契约;民主——抑权性契约。宗教教义、法律条文、民主制度,这些具体的契约条款并不等同于契约。契约条款本身并不是文化,而只是文化架上的果实。契约,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对契约的尊重和服从,是一种对生活的最高理解和最高信念,表明自己愿意将尊严和利益置于契约的统治下,接受契约的裁决。契约是文化。
契约和契约条款的差别是实质性的。假定有甲乙二种文化环境,拥有不同的法律。如果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互译了对方的法律,我们可以说:他们拥有相同的文化架,但如果他们对法律的态度不一样,他们仍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
真理也完全不同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人类已获得的认识,是知识,是真理条款,但不是真理,不是文化,而只是文化架上的果实。真理,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对真理的尊重和服从,是一种对生活的最高理解和最高信念,表明自己愿意将尊严和利益置于真理的统治下,接受真理的裁决。真理是文化。
真理和真理条款的差别是实质性的。假定:在甲文化环境里,可以使卫星上天,同时也相信粮食亩产50万斤;而在乙文化环境里,氏族酋长在断定某种植物是甜是苦时失误,可以导致他的退位。我们可以说,甲的文化架比乙丰富优秀,但乙的文化在真理方面比甲先进。
不同的契约和真理,波动作用于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架(精神产品),导致了不同的经济水平。
波文化的运动,表现出连续性和永恒性。我们说,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太阳。这并不是譬喻的说法,文化就是以太阳的方式存在、运动、作用的。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可以说是生物灵性的量度——动物的波文化为零,一片黑暗。
人类在文化或明或暗的照耀下,蹒跚着从洪荒远古走出来,投向未来。文化是不灭的,它不是过去的反映,也不停留在现在,它比人类更匆忙地赶向未来。人类制造的任何产品,都不是文化;但每一件产品,象一把勺子或一首小诗,都是文化光照的结果。
文化在时间上的永恒连续运动,遵循波的衍射原理。波文化的衍射,表明人类在文化之光的照耀下,能够绕过生存障碍,穿过生存窄逢。文化程度低(即契约、真理信念低)的集团,即使继承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架,也无法创造出令集团成员满意的经济成就。文化程度高的集团,即使赤身裸体空投到一片荒地上,也能迅速恢复并发展起一个值得骄傲的文化架,并创造经济奇迹。人类的生存历史充满险阻和灾难,波文化的衍射,保证了人类的延续和发展。
文化在空间上的运动,遵循波的干涉原理。波文化的干涉,发映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互相影响的现象。不同的文化相遇,迭加在一起,结果可能是文化增强,也可能是文化减弱。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日本列岛相遇,日本文化增强了,日本经济甚至超过了它的征服者和保护人——美国。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在中国相遇,中国文化减弱了,经济逐渐由前列排到了第一百多名之后。
 
波文化作用于群体之上,而粒文化主要是作用于个体之上。
表现文化粒性的文化光子是一种利益信念。文化光子包含了两种基本粒子:实用性、功利欲。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遗憾的是,人类在这个至高无上的问题上,往往走入误区。一方面,利益需求,或者说自私,无法避免,也不可避免——正是利益需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另一方面,根据瓦恩-爱德华兹的群体选择理论,由富有牺牲精神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更富有竞争力。社会在鼓励进取意识和献身精神时,感到两头为难。
微文化理论认为,社会这时表现的含糊或折衷态度,导致了圣贤模式的产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微文化所具有的波粒二象性,能帮助人们走出误区。波文化规定并保证成员的牺牲精神,在这个前提下,粒文化无所顾忌地鼓励实用功利意识。
粒文化作用于社会成员时,发生光电效应。物理学上的光电效应,实质上是光的能量以粒子的形式传递给金属内的电子。电子获得能量后,摆脱金属的束缚,飞逸出来,形成电流。文化光子照射社会成员,激活了他们贮藏的潜在能量,使他们每个人都携带一架小马达。在这种粒文化环境里,政府也是一架小马达,职责是掌管方向。小马达社会比大马达拖动,运转更灵活、更迅速。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文化不是过去的、具体的、僵化的人类制造物的堆砌。文化是一切生物灵性的计量, 它超然物外,是一种绝对存在。我们可以说,植物的波文化、粒文化为“0”;动物的波文化“0”;人类拥有完整的波粒文化。但是,不同地域的人,对文化微粒各部分的吸收、反射、透射大不一样。同一地球上的人,接受同一太阳的照射,仍存在不同肤色的差别。同一地球上的人,接受同一文化微粒的指导,也可以出现不同的文化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架(也可叫精神产品、文化产品),创造不同的经济成就。
不同集团对文化微粒的吸收、反射、透射不一样,大致可以产生三种文化类型:微粒谐和文化、乏粒性文化、乏波性文化。
微粒谐和文化是一种激光型文化,美国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特征。
乏粒性文化是一种流水型文化,伊斯兰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特征。
乏波性文化是一种串珠型文化,中国儒家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特征。乏波性文化缺乏理性。缺乏理性并不是没有理性,这残余的理性便表现为王权和情绪:人们将尊严和利益置于王权和情绪的统治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一直在恩恩怨怨的王权和骤起骤消的情绪左右下。乏波性文化给中华民族建筑了一座不时抽搐的基础,重视实用功利的中国人从事物质生产时,感到摇摇晃晃、缩手缩脚。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中国人操起了一根笨拙的拐棍,实用理性。实用理性是一种为任何狂热提供依据、作出解释的理论欲望,它不是文化,而是一种文化核垃圾、文化白血病。这种病最基本的症状是:面对利益时羞羞答答。乏波性文化,其实也不能保证粒文化正常生存。——缺乏理性,还有一些变了质的实用功利信念。
微文化理论提供了二条信息:一、国家经济在文化的强有力的控制之下;二、人类可以通过在精神领域的努力,调整文化架结构、角度,最大限度地接受文化之光的照射,激发出人类贮藏的巨大能量,并加以合理利用。
 
 
 
 
几点说明:
一、《微文化概论》首次发表于《男子汉》杂志1989年第3期,未作任何修改。
二、《微文化概论》与写作于2007年10月的《企业文化概论》是姊妹篇,体现了相同的认识,即“文化是普遍接受的价值观”。
三、中国儒家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版权声明:一,授权 http://www.1046bc.com/ 刊载,商业引用请洽原作者吴劲松;二,允许网络媒体自由转载,保留本声明即为获得授权。
 
 
2007-10-23
北京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域名解读 | 友情链接 | 写作指南 | 高级会员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