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至上还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媒体:全球品牌网  作者:廖晓
专业号:吴劲松   2008/1/6 8:46:57
 
 
【本文摘要】关于公司治理的目标,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主张股东至上,一是主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本文认为,两种不同的观点都有偏颇性。
 
让我们回顾企业的性质,关于企业的性质,不同观点会导致对公司治理目标的争论。大多数人都强调企业性质的契约性,但是却忽视了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技术性和生产性。企业是契约的集合,更是资源的集合,是资本、技术、管理等不同要素的集合。而这些要素的产权具有不同的特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具有相对强弱之分。这是根据不同企业性质、大小、发展阶段和资本结构等决定的。
产权地位的动态性,决定了企业资源的要素地位不同。比如在大工业时代,资本雇佣劳动是一种必然,因为在那个时代,资本是强势产权,而劳动是弱势产权。但是,当企业规模变大,资本所有者的能力不能胜任企业的发展需要,这个时候往往管理技能变成强势产权了,而给与管理者股权激励,使其成为股东之一享受剩余索取权就十分必要。而对于高科技企业,尽管创业者往往是技术发明者或者核心技术骨干,而企业要继续发展,需要将股权给与新加盟的技术人员,特别是技术骨干,否则企业不可能吃老本,这涉及到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创业期的企业,其生存取决于市场营销和销售能力,销售人员,特别是核心销售管理人员往往具有优势产权,而这个时候需要企业采取不同的治理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来加以调整资源要素的产权比例。 
换而言之,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其治理结构或治理机制需要根据不同资源要素的产权重要性的动态性加以调整和不断优化。而这些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企业的性质、生命周期、创业者的能力、企业发展的关键成功要素对比来加以分析判断。单纯的股东之上论还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论是一种常态,但是不是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
 
 
资料来源:全球品牌网
编辑整理:www.1046bc.com 站长吴劲松
 
 
2008-1-6
北京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域名解读 | 友情链接 | 写作指南 | 高级会员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